总结(1)

 • 

之前在Ulysses里存的一篇草稿里写过 翻看这一年在网络上的发言 很明显我所言及的事物越来越笼统与抽象 并且因此不可避免地被他人认为 是空洞 轻率 甚至说是无聊也不为过的
这个原因很容易理解 一个是圈子广了 利益相关也多了 一个是圈子广了 特定事物的受众面相对减少了 发出去实际上是污染其他人的时间线 最后一个就是 对特定事物发牢骚 一般是无用的 还不如发些笑话

有了些总结 但我也只能泛泛而谈 毕竟我不可能指名道姓地说 哪些人干了什么事情 我从哪些人上面吸取了教训 和上面是一样的道理

避免少见多怪

少见多怪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这一年我见了不少人 事物刚出现的时候 他们觉得做不成 不愿参与 然后事物继续发展 最后他们不得不承认事物的可行性
对事物发展的判断失误并不是一个令人尴尬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判断上的失误 但是规律总是存在的 如果一个人并没有足够的经验 就不能够进行足够的分析 进而会产生错误的判断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时候 少见多怪的人经常会陷入一种循环 因为少见多怪而不愿意尝试新事物 甚至大加诋毁 因此失去了改变成见的机会 变得更加少见多怪
所以 在不确定自己的经验是否足够的时候 判断就不成判断 或者说 自己就应该感觉到不够信服 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实践一遍 判断只是一种减少损失的过程 如果没有生产活动 只判断来判断去终究没有什么结果
当然这又引入了 自己如何知晓自己的经验是否足够的问题 这个就看个人了

避免准入标准低的活动

什么是准入标准低的活动?我说的这个问题限于知识领域 准入标准低的定义就是 每个人都可以进入 可以评论的活动 这种活动是毫无意义的
如果你的意愿是社交 那么准入标准低的活动或许更适合 因为准入标准决定参入人数 但是对于知识获取来说 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的平台一般是低智甚至反智的 比如微博 别妄想从微博上能学到什么东西
知乎现在也有同样的趋势 毕竟人变多了 很难保证整个社区的水平 看过群体行为的人 应该懂是个什么一种状况
准入标准有一些具体的表现 比如邀请制度 比如注册码 比如入会费 这些用于隔离的事物 不止反映了组织的准入标准 还反映了由意愿加入的人士的价值观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 会费或许太贵了 普通大众只是想进入游览下 并不愿意为此付费 而邀请制度更是让他们无从进入 但对于有需求的人来说 会费 和进入组织能获得的资源相比 又算是什么呢 别忘了 普通大众和有需求的人士 对于知识的价值的评估 是不同的
所以 不要把时间花在准入标准低的活动上 有Dribbble的邀请码就不要再去国内的设计网站 有英文阅读能力就不要再去看国内的教程 高标准的活动和普通的活动 知识密度是不一样的 对待知识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要记住这点
话说回来 就算不是知识类网站 凡是信息资源类网站 都遵循以上规律 有高清资源需要的人 自然会购买PT站的注册码 有影视后期资源需要的人 自然会花大价钱购买模版 有真正游戏制作需要的人 也不会吝啬买模型的那些钱

再反方向看下 目前这些神神叨叨的创业大赛 甚至每个班都要求去一个队伍 准入标准够低了 水准自然大家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