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 7 月份的签证预约也纷纷取消,9 月正常入学的可能性也变得微乎其微起来。
把申请学校时用的 LaTeX 再改了改更新了一版 PDF 挂在了朋友圈里,一旦我决定秋季 defer 就会开始找工作,在国内待到明年 21 Spring 再入学。
对于工作这事我总是惶恐。一方面,现在的自己还不至于找不到工作,也不是那么急切地需要工作,毕竟我还想去做 Epoch,自己的 Asset Store 生意也开始慢慢起步,弄好了能成为一个长久的被动收入源。另一方面我又担心自己脱节,18 年毁约腾讯校招后的两年就没在大厂干过,要说有什么能证明这两年的成果貌似也没有,留学的事情有了通知书却去不了,独立开发获得了一些不大不小的 PR 宣传,但因为太在意这些事情自己的心情也总是糟糕起来,导致后续的项目也没有精力和信心再去做。
除此之外,在互联网圈子混时间长了总会有不切实际的焦虑,自己也算是见了一些身边的人因为钱或者名利的事情反目成仇或者逢场作戏,甚至自己也曾经被裹挟进去,并且因此到现在有的时候都不太知道这个圈子里的事情什么算对什么算错,什么该坚持什么该妥协。
东北新生群因为有很多转专业生的缘故,大家对当程序员都有很多期待,觉得高薪。我有些想跳出这个圈子了,却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可能这种厌世的情绪在下一波好运中会消解,然后我继续高歌猛进,但再下一轮低潮期时,我还是要面对这个事实,即我这几年的心态就像是借贷的赌徒一样,靠着强行给自己加大筹码来逼迫自己全神贯注地去赌自己的好运,这种带着精神包袱的打法太容易透支自己对自己的信任了。
2020.7.1
七月了,今年正式过半。
今天出来找同学玩,结果带的行李太过简单,临时改变行程的时候才发现连过夜给 MacBook 和 Watch 充电的线缆都没有,可能之后需要专门配一套随时拿着就走的,不然平时接在家里就很难想起来。不过话说回来,慢慢地也发现到哪里都带电脑其实是个伪需求,虽然的确在打字回邮件或是像现在这样敲博客的时候会很有用,但我原本预计真正需要的业务需求还是需要回到家安心处理。毕竟,这可是出来玩啊,又不是 on call。
Kevin 帮我引荐了下,因此得以和 AppSo 的编辑合作发了篇采访稿,里面提到了正在横跨太平洋的 100 Rabbits。同时和 IT 之家的编辑也完成了一个采访帖子,原本是想做成 AMA 的,不过最后格式还是按照常规的来了 hhh
东北的网课明天上不上还存疑,可能整体往后推了一周,只能等等看有没有确切通知。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做好几手准备了,不管是留学还是可能的工作 offer。今天还看到之前给 Unity UIWidgets 的 Issue 被关了,补了一个比我的 PoC 更完备的实现,这个项目又开始更新了,挺好的。
看了 蔡国强的纪录片,听了 One Mix EP 247,这个电台在跑步时听还挺配的。靠着 EA Access 最近在玩 XBOX 上的 NFS Heat,最终结论是靠等级解锁故事这套系统太容易劝退玩家了。
2020.6.20
昨天去拿体检单。国外大学要求的强制疫苗经过血检都已经有抗体了,因此一针都不需要打。填表的时候听见工作人员闲聊“什么都有真好啊,要打疫苗又要花很多钱”云云,姑且算是比较小的幸运吧。
用适配了 iOS 13 的 Shader Node 拿到了苹果奖学金,今年的全名叫做 Swift 编程挑战赛,但奖品只有特制衣服和别针,原本以为会送台 MBP 16 inch 之类的。今年貌似也没 App Store story feature 的机会,不清楚 Apple 内部 PR 的操作流程,我也想要媒体曝光啊(
东北大学的网课已经选上了,预计月底就开课。目前还不清楚具体的难度和作业量,虽然我也不是很想上这个网课但不上的话又担心落下进度,姑且就把自己真正当成转专业的学生从头学一遍好了。
听了 Quarantine Starter Pack : A Mixtape by Daaliah 和 Soulection Radio Show #459
Untitled
这几天:打 MGSV,见朋友聊天,吃吃喝喝,应该说是好久没这么开心过了。
听了 PRL,和 Roc Zhang 师傅又看了遍 社交网络,真的是每年看心情都不一样。
2020.6.8
这几天 Diffuse 的免费版又收到了好几个一星差评,主要的点在于“需要内购”,“不内购几乎无用”,“无法使用”。前两个属于用户对产品的心理期待问题,和产品定位以及用户消费观有关,短期内近乎无法解决。后面这个就是一点价值都没的垃圾评论,不说明哪里无法使用,不仅我很难针对解决,对其他用户也一点参考价值没有。这次我也懒得回复让他描述详细了,因为留这种言的大多也不会真正沟通,只想发泄情绪了事。
我倒也不是逼着让每个人都当 QA 能直接给我把复现流程和日志发过来,但还是希望用我软件的人能好好说话。Google Play 的这套评分系统也可以说是个 flawed system,莫名其妙的用户评价能让你迅速低于四星,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视觉上很有满足感且不费事的表态方式,而开发者收到的打击很大却很难进行申诉或者驳回,也没有能让开发者对用户进行反向评价的系统。不过可能建立一个完美的评价系统这种事情也是强人所难,毕竟人类本身就很 flawed。
我总觉得需要休息一会不然真的要抑郁了,因此月中肯定要出去见下朋友们。我或许真的不适合干软件客服这种事情。再加上之前分手后回想所作所为,现在我对于该如何和人相处比较迷惑,也不知道怎么去建立信任。
2020.6.6
突然发现今年已经算是要过半了,然而印象里距离年初似乎还没有过多久。对于除夕也只记得当天父母突然折返回医院开会到很晚又很早上班,然后各种消息接踵而至。此后很长时间都是在不确定中等各种消息,等我买的口罩发货,等大学录取通知,等禁令解除,等签证预约,以及最近的等留学限制入境政策如何发展。
提到这个事情是因为,Purdue 到昨天才发给我拒信,而 Purdue 应该是我申请季里提交最早的一批了,收到信的时候下意识还以为在二月份那个不断等待的时间段里。二月份我还在申请三年多次日签做下半年出国的后备选项,结果没过几天中青旅说一月份的日签都已经积压很多了,这份侥幸也随之断绝。往回看很多事情都在等的过程中司空见惯,而身在其中的时候却没有一点感觉。
准备月中活动下,来回跑几个城市见下朋友们,然后可能月底就要网课了。网课虽然感觉不会难,但考虑到我最近频繁感叹自己精力和创造力大不如前,还是做些准备为好。坦然接受了自己变笨这个设定,反而会放松去看一些之前认为浪费时间的剧,比如最近就有在看 我是大哥大。
2020.6.3
UniLWP.Droid 上架 Asset Store了。这是一套已经用在 Metropolis 和 Vortex 里的 Unity 动态壁纸框架,稳定性上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目前 $59.99 的价格只是参照竞品定的,说实话和我在 GitHub 上开源的基础版相比只多了一些 C# 的脚本,没添加什么特殊的功能可以 justify 这个价格,可能后面会加一些 AdMob 和 SharedPreference 的支持。
不管怎么说事情都在慢慢地推进,希望这个月上网课之前能把手头的事情都处理掉,不然到时候会更加慌乱。
2020.5.31
在朋友圈发了张 AppFigures 的图,从生日那天到前几天算是三个月,总计收入也只有 2704 刀,可以说是非常不顺了。每个尖尖都是和媒体合作推广 giveaway 后升起的,过了几天随即又掉下去,因此压根维持不了每天 150 刀的进账。关于 Google Play 个性化品类的实验也就此为止,后期估计不太会再在这个品类里面投入太多精力了,而会回去做 Epoch,最近刚好就在研究怎么用 Voxel 插件在 UE4 里生成可以形变的星球。
之前搜索我自己的软件的时候碰到了一个 Reddit thread 是有人在求我的软件的破解版,底下遂有人回复用 lucky patcher 之流等等,但似乎并没有人成功。这倒也挺令我惊讶的,因为我在 Diffuse 的两个版本里都只集成了 Google 官方的基础本地验证,即 LVL 和 Billing Library,而没有像在 Metropolis 那样配合 Firebase Functions 做了一个后端验证,反破解能力可以说是非常弱了。
看完那串 thread 我在下面回了句,大意是“我是 Diffuse 的作者,仅以此回复让大家知道,想要用 Diffuse Pro 的人都可以写信给我,我虽然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我心情好的时候会发激活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用 patcher 破解我的软件不在能让心情好的范畴里”。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要写这个回复,或许只是想做一个社会试验,看看大家的反应吧。随后楼主就 dm 我要了个激活码,我给之后顺便让他帮我好评下,因为 Diffuse 总是有某名奇妙的低评分拉低整体排名,如果能让用户给个好评也算变相弥补了。
接下来的两周里,我间断地收到了差不多 20 个请求,给了 15 个。有些人给了之后会和我比较友好地聊一会,甚至里面有职业做云计算和社交推广的人给了我一些建议作为激活码的感谢,而有些人就没有回复过,倒也正常。这之中能看到很多为什么不买软件而问我要激活码的理由,有的是说中东地区没有买软件的习惯,我回复说我能理解,我住的国度也没有这个习惯;有的是说因为疫情节省开支,等结束了会支持我,我回复说希望我的壁纸能在这艰难的时光让你的生活稍微变得轻松起来;还有的说自己是学生,这个时候我总会哑然失笑:我也是个学生,而且是乱世中连 F1 签证都不知道能不能拿得到的学生。
再之后有一位西班牙的用户留言说是否能翻译软件作为激活码的酬劳。这对我当然是好事,因为彼时我正在和西班牙语频道 HowToMen 沟通在他们的视频里推广 Diffuse 的事情,有本地化自然会对软件的传播有好处。于是合作很愉快地,软件被翻译成了西班牙语,我也加了一个 acknowledge 界面挂了他的全名,顺便送了 5 个激活码,大家都很开心。
做这些事情总会让我有一种世界还很好的感觉,似乎世界仍然是全球化的样子,自己的软件被分发到世界各处运行在不同的设备上,被众包的方式翻译到另外一种语言,通过一个软件集结起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们,不管是在乎版权还是不在乎的,而我虽然想靠卖软件挣钱,但似乎深入下去也不关心自己被盗版的事情,有人用并且认可我就很开心。
总体来说,虽然也有人会在我的软件评论里打一星说我的软件是中国开发,是给 CCP 收集数据的(后来怼回去他自己删掉了),但这三个月的独立软件生涯还算开心。只不过我又一次要放弃对软件的维护了,就像是当时放弃 Skyline 的维护一样。原因有很多:不挣钱,这三个月做外包都比做独立软件挣的多,而用户的 feature request 我认为仅靠 1.99 的单价压根买不到;我提出了分手,情绪低落不再能支撑软件售后的工作;国际政策变化,要做不读书去找工作的两手准备,等等。
2020.5.25
这几天出门见了一些人,结果都说看起来变瘦了些。除去季节变换衣服穿少之外,可能真的是这几个月节食起到了作用。
聊到这里我总会想到海边的卡夫卡里,男主自言自语道胃是可以训练变小的,而若胃变小,吃饭的时候就会很快感觉饱腹,也因此节省了开销。这话应该是男主决定离家出走的时候说的,而我没有什么迫切的要离家出走的理由,也没有什么节省的实质目的,只是单纯地想回到大三的体重而已。
听了 TECHNOVA,Say Goodbye,Noite De Verão,Savage,Rick James,Tom Nook。看了 History 101,80'S Japanese City Pop Vol.2,还有 TENET 的预告片。
UniLWP.Droid 上架被拒了,原因是里面包含了 Unity 和 Android 机器人的 Logo。估计需要几天把素材换下来重新上架(估计又要 20 天的审核)。👇
2020.5.18
算起来这个月 Google Play 上靠两个壁纸赚了 2000 刀,虽然肯定没有 Skyline 一夜暴富赚得多,但作为额外收入我也很满意了,只可惜目前看起来并不是稳定的可以当作生活费一样的收入流,需要持续的推广,给科技媒体写邮件,在用户社区回复评论,根据 feature request 写新功能,如果是按照全职 indie dev 的标准来看 2000 刀并不是很高,甚至只能说刚好及格线,毕竟这个收入也没到 18 年临近毕业签三方时某厂开的工资,而两年也已经过去了,某厂应届生的薪资都赶得上后来在另外一家创业公司作为联合创始人拿到的 package 了。
不过我也大可不必对自己这么刻薄,毕竟我也不是什么按部就班来的人,每年都会有几次大起大落的,而且九月就又要上学了,要度过两年的研究生时光,又会有大把时间可以用来试错。
今天早上和某个手机厂商聊了下可能的合作,被灵魂拷问问到后面的规划是如何,我才发现 23 了,我还是没有明确的目标,而且甚至有些习以为常。我到底算是要做什么呢,读个 master 然后去当 SDE,业余做点独立游戏,然后创业期待着被买下来,还是开个 agency 接外包,这些事情都太飘忽虚渺了。
虽然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我对很多事情的必要性和态度反而没有大学的时候那么坚定了。
听了 巫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