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看了一会算法,原本是给 Google 的 Summer Intern 准备来着,但看目前这招聘形式估计希望不大,因此目标主要转变为月中试下国内几家的面试。虽然过了也不一定去,但好久没接触过公司了,面一面至少能让自己有点实感。
此外,最近基本就是看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就做什么,看延期入学的人里面有人在国内先实习了,自己就想着要不要也找家,但最多就干三个月 HR 好不好答应不说,自己手上还有几个个人项目,也并不是很有要工作的紧迫性和觉悟。然后看到一直在追的某些开发组甚至个人工作室开发的游戏已经出 trailer 上 IGN 的 YouTube 频道了,又痛心疾首没有把时间花去做 Epoch 上。
听了 SoundOf: Sam Lowe X GuyMac,这首最近变成了跑步专用歌。还听了 So Far Away,It's Probably Me 和 Sweet and Lovely。看了 TENET,买了票明天二刷。某个犯困的中午还看了半个小时的听见涛声,要记得这周找个时间看完。
好想去日本玩啊。
2020.8.30
投递完了 Spring 21 的申请,除了还要惦记着推荐信之外就只需要等了。
之前预约的面签也被领馆取消了,知道这个消息竟然还轻松了些。
大致想说的之前也都在推上发了,最近貌似也没什么表达的欲望。看了 Extraordinary Until Proven Otherwise 和 Building Your Interstellar Navy,玩了会 XCOM 2 和模拟飞行 2020,听了 Redeye,River of Return,Sanft,和 It's Rained All Day。
2020.8.20
东北 OOD 这门网课终于结了,大作业熬了一整夜其实还是没做完,只不过演示的效果还行。之后还是准备延期,毕竟在家上研究生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憋屈了,不如不上。
推掉了一些事情,准备安心刷题了。
听了 Never let you go 和 Less Is More。
2020.8.11
因为没在流媒体上线,所以去网站上买了份蛋堡的 家常音樂。这个网站也很好玩,设计和文案都很玩味,属于做的一板正经但又插科打诨的那种。至于专辑本身稍微有些千篇一律的感觉,但有新音乐听就足够好了。
网课快到期末了,大作业也宣布是个基于 Swing 的程序,之前没用过 Swing,对这个的印象也只有某天早上昏昏欲睡的时候看网课里老师在 NetBean 里操作一个类似于 Visual Studio MFC 一般的 Designer。
因为 21 Spring 申请的准备和网课,软件项目的进展几乎为 0,可能最近会尝试把 FastSpring 的支付宝渠道接入到 Diffuse 里。
听了 无病呻吟,夏夜晚风,Okinawa,Swing(哎?
2020.8.2
“怎么看?指什么?”
“我该怎么办呢,往后?”
“我说什么都为时已晚吧。”我边喝冰凉冰凉的啤酒边说。
“可以的,尽管说,怎么想怎么说。”
“假如我是你,就和他各奔东西,找一个头脑更为地道的人去幸福地生活。无论怎么善意地看,和那个人相处都不能有幸福可言。自己幸福也罢,使别人幸福也罢,他并不把这个放在心上。和他在一起,神经非出问题不可。依我看,你和他交往3年之久已经是一种奇迹。诚然,我也不是不喜欢他,他这人风趣,长处很多,本事大,又坚强,我这样的角色根本望尘莫及。问题是,他考虑事物的方式和生活态度不够地道。同他交谈起来,时常觉得自己总在同一地方来回兜圈子。他以同一程序不断勇往直前,而自己却总是原地徘徊,并且空虚得很。一句话,就是人生观本身不同。我说的你明白吗?”
2020.7.28
东北的网课考期中了...惨不忍睹。平时的作业完成的还好所以加权起来暂时还能看,但期末要好好准备下了,不然研究生就和本科一样的 GPA 了。
暂且不知道 DTK 的 NDA 里是否有规定连 DTK 都不能提,但事实是我花了 3699 大洋从苹果租了台 DTK,全名叫 Universal App Quick Start Program,而且付完钱我感叹这世界上或许没有比苹果开发者更 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的群体了。之前申请 DTK 一个月都没回我,后来换了个理由说我要用 SwiftUI 重写 Cetacea 啦,你们快批给我台我好重新编译到新架构上,结果一天后就批准了。掏钱之前还在犹豫有这四千块为什么不直接去弄台 AMD 的黑苹果,毕竟 taresky 的这篇 AMD YES 看得我心痒痒,而且 DTK 也只是租一年最后还要还回去。不过最后的最后,我还是在这里敲键盘,看着物流网页上我的 DTK 在从深圳发过来。
很多事情也像这样开始随性起来,我觉得是个好事,可能我想开了很多事情,比如我现在也不会给手机戴上壳了,可能是哪天下午起突然觉得买手机不就是为了裸机的手感,即使是超薄的 PTU 壳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以防万一这种想法有什么意义呢,虚妄地期待坏事发生来证明存在的价值又有什么意义呢。
估计分手后重新审视事情就会这样,可能分手后女生会换个发型是一样的道理?不过即使在这种虚妄到有些犬儒的心态里,我还是希望双方不会有什么遗留下来的误会,不过可能短时间也很难解释了。
之前用很大篇幅提到的在 UIWidgets 和 Marklight 间来回切换的项目,目前还在写,基本上就是我用 UIWidgets 写到 UI 层快完工然后又用 Marklight 重新复刻一遍,因此现在对这个项目深恶痛绝,可能需要点时间才会重启了。虽然新品一直跳票,独立开发者的月收入倒没有大幅减少,不过新品上架的需求还是挺急迫的,因此最近在捣鼓 WRLD 和 Google Maps 的 Unity 地图 SDK,希望能从里面找点想法。
此外,我近期会写一个 Mac 端的 Menubar app,我觉得还是有些需求的,可能等周末吧。
买了两个域名,triotalk.app 和 depth.app。第一个已经在投入使用了,第二个暂时还没啥想法,只是觉得购物车里放俩月了这域名还没人买,可能是和我有缘,因此先拿了下来,有想要这个的可以联系我,因为我也不知道我现在拿 ARCore 或者 ARKit 能做什么,或许苹果眼镜出来后会有点用。
跑步的时候主要在听 Apple Music 上的 Defected Radio。最近还听了 Graffiti on a High School Wall,Naoki Watanabe 的 Star Child,Ingrid Is A Hybrid,All In,Sudden Death,Across 110th Street 7/11,INSTANT VINTAGE RADIO 070,hurt me on your own。
2020.7.21
上一篇里面提到 UIWidgets 虽然渲染效率很赞,但对文本输入的支持不是很好,在 UniLWP 的使用场景下更是不能用。后来我想了下,我用 UIWidgets 也就图个 Material Design 控件和数据绑定,换到 Unity UI 控件自己还是能写的,绑定我就准备上 Marklight 了。其实 Marklight 有一个重写版本叫 Delight,不过目前功能还没有百分百替代,而且 Marklight 在本科写毕设的时候就在用了,相对熟悉点,我也更中意这种 Vue 的写法。
得,我心想,我又在用一个废弃的库了,可能后期又会遇到奇奇怪怪的 bug,最后和 UIWidgets 落得一样下场,但是在这之前我还是会信心满满地往里面投入时间精力重写整个 UI,可能就是所谓的 'it works great until it doesn't' 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对 UniLWP 做了点更新,通过反射绕过了 Unity 输入框那个 Dialog 默认构造方法的 Context,不然总是因为传入的是 ApplicationContext 而弹 BadWindowToken 错误,这下在 Activity 模式中和普通 Unity 软件表现没有区别了。
在朋友推荐下买了台 WRT32X 刷了 OpenWRT,感觉比之前 R6900 + Merlin 要好多了。因为网络稳定了又因此重新拾起了 IPTV,配合 Apple TV 上的 iPlayTV 可以直接当机顶盒用了。可能因为本身就是个白嫖党,我对 IPTV 生态的主观感觉就是十分原始和野生,需要不断地调整,整体用户体验一般也就到能用的程度。后来想了想为什么没人做一个比较好的客户端,可能原因就是大家都是白嫖党没人愿意付钱吧。
刷朋友圈能看到某公司的产品更新,看最近的动态有种失去了格调的感觉。要说这格调是啥我也没办法解释,只是感觉创业公司对外保持距离感还是挺重要的,但是现在这种像是要下场亲自带货,几人身上开始强加廉价的 title,观感就极差。几年前在某地见投资人时对面反问的一句 “为了创业而创业” 可能真的一语成谶。多说无益,就这么打住吧。
最近听了 亲爱的玛丽,Hide Away - Cassara Remix,Hotline,EQUILBRIUM,Juicy Grub。看了 Apple TV+ 上的 Greyhound。以及听说 TENET 无限延期,不过 TRON 3 据说在准备开拍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2020.7.17
看了 The Surrounding Game,从名字上看就知道是讲围棋的了,主线是几个年轻人在一周内参加晋级比赛的经历,看到最后我越是觉得 Andy Liu 有点像是我一个高中同学,特别最后字幕打出 Andy 去纽约做金融业之后,这两个印象就更重合了。或许有一天我会把高中同学误认为很会围棋也说不定,或者更加荒诞的写法是,本身我的高中同学就也是卧底的炸裂职业选手之类的。
我之前基于 UIWidgets fork 过一个改版专门给 UniLWP 用,当时为了能尽快跑起来注释掉了所有系统环境和输入的逻辑,比如默认没有 NavigationBar 和 StatusBar 高度(Android 的 NavigationBar 指的是下方的操作区,而不是 iOS 上 UINavigationController 的那个顶部位置,那个在 Android 上叫 AppBar),没有 Notch Cutout 没有 Insets,然后软键盘的逻辑也完全干掉了。最近手头的项目到了关键阶段发现需要实现文本输入,再回去看这块之前 UIWidgets 的逻辑发现他们自己做了一个游标,然后输入的部分是靠 Native 这边一个 1px 大的 view 获取 keydown 然后传递到 Unity 做的,虽然很 hack 也有很多考虑不到的情况,不过放在那个设计目的下也不是不能用。只不过对于 UniLWP 来说,如果是壁纸模式能获得的只有一个 Service 提供的 SurfaceHolder,这个时候是不能默认有 View 可以负责事件相应的。我因为这个事情折腾了一天,最后只得承认好像没有什么能快速解决的办法,而我最近又极度没有耐心,因此整个项目也暂时停了,所以说,技术选型很重要啊。
2020.7.13
和 Roc 去青岛找 Kevin 玩了两天。吃烤鱼,在海边看风景,在星巴克补我的网课作业,晚上看 Netflix,边喝啤酒边聊,给 Roc 唱生日歌,可能对于我和 Roc 都是从日常生活中逃离出来极度放松的两天。也互相交换了下近况和境遇,听了些还不是很明白,可能经历后才理解的感悟。以及青岛周边的房租貌似还挺便宜,以目前的独立开发月收入差不多够我租个房在海边过着懒散的生活了,这对我倒是个挺大的诱惑。
再往前的两天,在家写 UniLWP.Droid 和对应的 Sample App。以及在练习弹只需要四个和弦的 I'm Yours。偶尔会夜跑下,但是最近膝盖开始疼,因此又在等恢复。
再再往前,又读了遍 What You'll Wish You'd Known,这篇也是和社交网络一样,每年看都会有不同心境的文章,因此今年还专门给爸妈讲解了下中文翻译。有趣的事情是如果你在 Google 搜索这篇文章的标题,Tianyu M. Fang 的读后感是排名在前五的,真是厉害啊。
最近特别想买 Switch 上的凯瑟琳玩,原因倒也无他,就是想玩剧情觉得会对自己有些启发,对推箱子的玩法反而没有太大兴趣。最近还被曾经很亲密的人给误会了一把,解释到最后我也觉得可笑,似乎本身需要解释就已经对亲密这个词产生了挑战。然而我自己也明白没有一下子就互相理解,类似于穿过千万光年照亮一片岩洞的光一样的感情。只是觉得无奈,好像曾经这么希冀过。
还有要说的话,在构思一个类似于 Persona 的游戏,然而感觉要做的工程量会比较大,特别是对自己控制复杂数据和场景逻辑的能力不是很有信心。最近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去做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项目,收放自如可做大可草草收尾。
2020.7.8
闲下来的时候总能回忆起奇奇怪怪的事情。
比如 IKEA Hackathon 后和上海总部的人在会议室里聊孵化器的事情,一个长条的桌子,对称的墙壁上挂着一样的宜家钟,对面坐着宜家的工作人员。然后我越聊越困,到最后止不住打了很多哈欠。现在想来是一个很不礼貌的事情,但我当时为什么那么困呢?我也记不起来了,只记得最后 IKEA 婉言讲述了产品规划,和我预想的东西大相径庭,于是礼貌性地互相交换信息后走了,奖金也没有用来孵化而是用于他途。同样的还有 AtSwift Conf 第一届的时候,坐在第二排那么明显的位置,几乎正对着演讲者了。听着台上的人说 Swift 自己却不住地因为困而沉头,最后直接睡过了接下来的一整个 session,就像是大学课堂上一样,可能我要是演讲者内心早已经崩溃了吧,眼睁睁看着一个人霸占着第二排的好座位补觉。
我到底为什么那么困呢?我仍然记不得。